密云史料

文化遗产

风景名胜

名家名作

知名产品

文化遗产

非物质文化

古今名人

画外音:王也丹,北京密云人,北京作家协会会员,密云作家协会副主席,密云文联《渔阳文艺》杂志副主编。自1988年开始在报刊发表作品以来,有小说、散文等一百余万字在《北京文学》等刊物发表……    (由画外音转到主持人现场)    主持人:让我们掌声有请王也丹老师。    主持人:王老师,我发现很多从事写作的人,大部分的文学启蒙都是很小的时候就开始了,那您也是从小就对文学有着浓厚兴趣吗?    王也丹:是的,和许多从事写作的人一样,我的文学启蒙来自乡间。记忆中最深的是,宁静的夜晚,昏黄的灯下,父亲给我们讲鬼故事,讲得我不敢出门,讲得邻居小孩不敢回家。长大后才知道,父亲的故事多出自《聊斋》。父亲喜欢看书,尤其是古典文学及武侠一类,也许连他自己也没有意识到,他的无心之举,给我埋下了文学的种子。小时候的我就喜欢想象,天马行空的。看见一朵云彩,就想象云后有没有神仙;看见一棵老树,就想象它会不会突然幻化成人形……因为当时家贫,除了课本几乎没有课外书籍。所以,见到带字的纸片都倍加珍惜,连糊到墙上的报纸都会被反复阅读多遍。如果能读到几本“小人儿书”,就更是幸福的事了。上小学四年级时,学校让一些学习成绩好的学生订刊物,我记得当时我订的是《少年文艺》,刊物到手时,总会被翻看到稀烂为止。后来想,在70年代末期,对于乡村的孩子来说,能读到这样的刊物是多么难得。    主持人:据我了解,《少年文艺》在您的那个年代是非常有影响力的,也是很多喜爱文学的少年特别钟爱的一份刊物。    王也丹:是的,《少年文艺》创刊于1953年,是新中国成立后创刊最早的儿童文学刊物,由宋庆龄题写刊名,被誉为“作家的摇篮”,全国许多著名作家的处女作都曾在《少年文艺》上发表。《少年文艺》是我读到的最早的纯文学刊物。现在,我能看到的纯文学期刊,像《收获》、《人民文学》、《十月》、《小说选刊》等全国闻名期刊不下50余种,但仍对《少年文艺》记忆犹新。后来,随着年龄的增长,一些古今中外的经典文学作品,逐渐进入阅读视野。法国雨果、罗曼.罗兰、俄国托尔斯泰、美国杰克.伦敦等等,都是学生时代喜爱的作家作品。可能就是因为这些原因,我作文从未发憷过,从来都是高分,总觉得有许多东西可写,经常被老师选派去参加一些作文竞赛,作文被当作范文更是常事。上师范的时候,我和班里另外两名喜好文学的同学一起,成立了一个“草青青”文学社,刻印出版了三期报纸。后来夭折,成为青春时代的美好记忆。    主持人:那您还记您发表的第一篇稿子是什么内容吗?    王也丹:我记得是1988年,一个偶然的机会,我看到了一本名为《名女人外传》的书,里面记载了诸如武则天、杨玉环、王昭君、李清照等人的逸事,写得实在是不堪入目。于是提笔写了一篇《外传应该如何来点“外”的》,投给了当时发行量很大的“北京日报郊区版”,也就是现在的“京郊日报”。没想到不久就发表了。这是我第一次正式向外边投稿。后来,我又写了两篇小小说《电梯》和《回家》,均在“京郊日报”喜鹊副刊发表。    主持人:我知道您在从事教育期间就已经开始了大量的文学创作和发表。    王也丹:是,我1987年参加工作,92年从山区调进县城,已陆续在报刊发表一些作品,调进县城后,接触到了当时咱们县的文学刊物《密云文艺》,开始一篇又一篇地在上面发表小说、散文、诗歌作品。我至今感谢当时的主编王家声、薄家景等老师,我在《密云文艺》上发表的第一篇小说《老钟》就是王家声老师编辑的。    主持人:正好,今天王家声老师也来到了我们的节目现场,我们有请王家声老师上台。    主持人:(对王家声)王老师,您还记得《老钟》这篇小说吗?    王家声:记得。当时,咱县写作的女作者不多,《密云文艺》很注意发现、培养女作者,也丹的这篇小说让我们很惊喜。小说文笔流畅、朴实无华,很有生活,特别在刻画人物上很成熟,描写生动传神,水平较高。她的这篇小说写了一个农村小学校里非常有性格的敲钟老人,他看不惯当时的人们可以投资修庙,却不愿投资修建小学的做法。后来,我们又发表了她的《山鬼》《夜色》《有风来兮》等小说,还有一些散文、诗歌作品,都非常不错。当然,她现在写得更好了,有许多东西在外边发表。她发表在《北京文学》写槐花的那篇就很好。现在,咱密云写作的人不少,但代表性的作品不多。浩然曾经说,咱密云水库的故事就是作家的创作资源。大家应该好好挖掘。也丹现在取得了一定的文学成绩,很有希望。    主持人:也丹老师,以前听过王老师这样的评价吗?    王也丹:听过一些,没这么细致。    主持人:那今天听过什么感觉?    王也丹:非常感谢王老师对我的鼓励。编辑是一项为他人作嫁衣的事业,现在活跃在密云文坛的作者,当年基本都在《密云文艺》上发表过作品。著名作家莫言说他的第一篇小说就是发表在一本县级刊物上的。由此可见,一本文学刊物对一个地区文化发展的重要性真是不可小视。所以,我也代表当年的那批密云作者,感谢王老师的无私奉献和鼓励,并祝福您身体健康,生活开心。    主持人:谢谢王老师。    (王家声老师下台并入座)    主持人:王老师,据我所知您在2006年5月,突然生了一场大病,而这场病让您的文学之路有了一个很大的转折。    王也丹:是。2006年,我已经做了近20年的教师了,当时我在季庄小学任教,是密云县美术学科带头人,北京市骨干教师,获得过各种荣誉,仅辅导学生获奖就达三百余人次,教过语文、数学、书法、美术等许多科目,对教育工作怀有一种特殊的感情。期间还在山区工作过五年,有着许多难忘的经历。在生病治疗的一个多月里,我细细梳理了自己走过的教育之路,写了一篇一万多字的小说《那边的槐花开了没有》,投给了《北京文学》。《北京文学》是全国知名文学期刊,和上海的《上海文学》、湖北的《芳草》、吉林的《作家》杂志一起,并誉为“文学期刊四小名旦”。病好后,我又照常上班,便把投稿的事忘记了。三个月后,我突然接到《北京文学》的用稿通知,说小说《那边的槐花开了没有》“文淡如菊,情感真挚”,将被刊登,并作为重点推荐,配发作者的照片、简介、创作谈和编辑的专门评论。    主持人:您听到这个消息后一定高兴极了。    王也丹:是,特别高兴。因为我的小说,是编辑从无数的自然来稿中发现的。而且,从90年代后期开始,十余年的时间,咱们县已没有作者在《北京文学》这样国家级的文学刊物上发表文学作品了(尹俊青、郑伯伦等老作家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期有过发表)。2007年2月,小说《那边的槐花开了没有》如期在《北京文学》2007年第二期发表,和小说一起刊登的,还有著名诗人、作家、编辑白连春的评论《槐花的香气》。他指出了小说存在的不足,同时他也把我的小说和美籍犹太作家、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辛格的小说《傻瓜吉姆佩尔》相提并论,因为我的这篇小说也写了一个傻子,一个知道美、喜欢美的傻子。他说:“王也丹的文字是精确的,忠实而虔诚的,令人感动的。这样的小说现在越来越少了。”他还说“这哪里是一篇小说,这分明是一首诗。一首散发出淡淡的槐花香味的诗。一首关于永恒的乡愁的诗。”    主持人:我想任何一位文学创作者在看到这样的评论之后,对于自己都是一种莫大的鼓励。    王也丹:是的,尽管此前我已经在《天津文学》《佛山文艺》《北京晚报》《京郊日报》等报刊上发表过了许多小说、散文作品,但无疑,《北京文学》的重点推荐更加增加了我的自信,要知道,能登上《北京文学》是相当难的,而我的小说,又是编辑从无数的自然来稿中发现的。也因此,我对《北京文学》“不薄新人”的文学精神一直敬重有加。至今,我到一些区县交流,提起我的小说,还会有许多人提到《那边的槐花开了没有》,我的文学成绩和名气,也是从那时开始被肯定的。    (插入画外音)    画外音:小说《那边的槐花开了没有》在《北京文学》的发表,让王也丹开始“正视”文学创作。她的一些散文作品也相继发表。其中,《妈妈的黄瓜头儿》发表后被《读者》选载,并被《青年文摘》选为卷首语,后又被《意林》转载。同时还被一些省市学校教师作为范文进行讲解,被选入了《语文新课标阅读丛书》等多种选本。王也丹的小说作品常被一些认识或不认识的师友、读者评论,引起了一定反响。其中,北京作家方圆先生写的《从故乡启程的河流——评王也丹的小说》发表在“京郊日报”后,被中国作家网转载。    (画外音转到主持人现场)    主持人:您在“正视”文学创作之后,有很多作品不仅发表在各大刊物上,同时也引起了众多阅读者的反响。从这点可以看出,您的文学创作是成功的,而您也开始走上了真正的文学之路。    王也丹:写出的作品被读者喜欢是很幸福的事。08年2月,我加入了北京作家协会,被冠以了“作家”头衔,但我自以为离真正的“作家”还很遥远。刘震云就说过,不是印了本书就是作家了。加入作协后,我对文学的认识比以前更深刻,对文字也愈加认真。《牵牛花的眼睛》、《像鸟儿一样飞翔》、《落地生根》、《瓦琴》、《舅舅的长征》、《走近白天》、《家有扶桑》等许多小说、散文作品又相继在《北京文学》《北京作家》《中国文化报》等报刊发表。    主持人:我知道您有一篇近五千字散文作品,名字叫《那些或许已被遗忘的名字》,写的是牺牲在我县的抗日英雄白乙化以及那些不知名的英魂,引起了很大的反响。    王也丹:这是我比较重要的一篇散文作品。视角独特,创作于2010年,2011年4月在《北京文学》上公开发表。    主持人:(对观众)大家想不想欣赏一段精彩的文字片段啊?    观众:想。    主持人:那我们有请王也丹老师给我朗诵一段好不好?    观众:好。    王也丹:那我就挑着给大家读一读。(略)     主持人:谢谢王老师。这篇散文的发表,不仅反响很大,同时也感动了许多读者,有效地宣传了密云、宣传了英雄白乙化,更表达了一种对无名英雄的敬仰。    王也丹:这篇散文发表后,在2011年10月,又被编入《中国太阳——北京文学建党90周年优秀作品选集》,还被主编在书序中做了重点推荐。    (插入画外音)    画外音:迄今为止,王也丹在《北京文学》《北京作家》等多种报刊已发表小说、散文作品百余万字,部分作品被《读者》《青年文摘》《意林》《儿童文学选萃》等刊物转载,多篇文章被编入《当代散文大观》《名刊卷首语》等文集中。其中,三部小说:《给你一把钥匙》、《落地生根》、《舅舅的长征》分别获得北京市“老舍茶馆杯”征文和北京作协“建党90周年”征文一、二、三等奖;散文:《六百年的凝望》《感悟渤海》《家乡的路》获得北京作家协会征文和京郊日报“改革开放30年”征文一、二等奖。    (画外音转到现场主持人)    主持人:王老师,我知道您在2010年5月,因工作需要,也因为所取得的文学成绩,告别了20余年的教师生涯,调入了密云文联,主编《渔阳文艺》,开始了您喜欢的文字生活。    王也丹:是,我很庆幸,我眼下所做的工作和我喜欢的文学连在了一起。记得有人说过:一个人最大的不同,表现在业余时间。多年来,无论从事何种职业,我的业余时间几乎被阅读和写作占据。做教师时,教书育人之余,我把自己投进文学。如今做起了文学编辑,我更没有理由远离文字。《渔阳文艺》创刊于2009年8月,从创刊伊始,就备受关注,不仅得到了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,受到了本土作家及广大文学爱好者的大力欢迎,也得到了许多著名作家的鼓励和支持。著名作家、中国作协副主席、国务院参事张抗抗,鲁迅文学奖、茅盾文学奖获得者刘庆帮、周大新、李辉、姜戎等等,都把作品发来,有许多都是在咱《渔阳文艺》首发的。《渔阳文艺》的投稿邮箱里,来自全国各地的稿件每天有上百封之多。    在主编《渔阳文艺》的过程中,我的文字也得到了历练。在与这些老师的接触中,他们对我的文字也给予了极大的鼓励和肯定。他们的作品及创作态度,也让我很有感触。比如:张抗抗的睿智、姜戎的包容、刘庆邦的细腻、周大新的纯粹,都对我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。    主持人:在了解了您的文学之路和众多获奖作品之后,我想知道您心中的文学观是怎样的呢?    王也丹:应该说,文学改变了我的生活,文学也让我的生命更有价值。写作于我,已成为生活中的重要部分,她让我感到了内心空间的辽远和阔大,给了我一个丰富而宽广的世界,也让我的内心归于一种安宁。    我的写作,多为小说和散文,文中所关注的,也多是现实生活及现实生活中的小人物。因为我觉得,生活,从来就是由数不清的小事情和小人物累积起来的。而伟大和崇高,总是由卑微所体现。    文学要关注的,既有现实世界,也有精神领域。真正的文学不是小情小调、自我抚摸,也不是报刊上的新闻报道,更不是历史资料的罗列。它强调艺术性,需要用艺术的手法挖掘历史、描摹现实、反映人性。而小说让我找到了最好的表达方式,写出了我对生活细微之处的洞察与感悟,以及对生活丰富性与多元性的认识。    好的小说,应该是复杂的、弥散的,是枝叶丰沛的大树,是曲径通幽的园林。它不是直上直下的电线杆子,也不是一眼望到头的大马路。它也讴歌真善美,鞭笞假恶丑,但不是直接批判现实,不是新华社社论,更不是对生活的简单照搬与描摹。    我觉得,一个好的作家,要有所担当,耐得住寂寞,让文学回归到文学自身。我们密云文学有着让我敬重的文学前辈,比如:尹俊青、郑伯伦、薄家景、寒山等老师,他们对密云文学的发展做出了贡献,像寒山老师至今依然笔耕不辍,在国家级报刊上不断发表着诗歌作品。    我一直在想,人生如果没有文学也可能是完美的,但一个人一生中有了文学相伴,以文为友,她的一生将更加丰沛而高扬。或许,日常生活很平淡,但文学创作的过程让我体验到了幸福和快乐。    (插入画外音)    画外音:王也丹对文学有着独到的观点,她说,密云历史悠久,文化底蕴厚重,为作家创作提供了丰厚的土壤。这是进行文学创作的根脉所在。作为作家,有责任、有义务不断挖掘历史,关注现实,踏实创作,甘于寂寞,写出有分量、有影响、有代表性的作品。现今时代,浮躁喧嚣,物质至上,能塌下心来创作的人不多。而真正的作家、艺术家从来都是靠作品说话的。真正的艺术不是喧嚣在人前,一定是寂寞在人后,文学创作尤其如此。  

名人研究

图书

报纸

期刊